国际不打小孩日|爱是用心倾听,不是挥舞拳脚

国际不打小孩日

4.30

孩子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下

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导致生长迟缓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期刊的一项研究

长期追踪13名3.3岁至11.5岁

来自缺乏家庭关爱的儿童

这些儿童因严重生长迟缓

一度被误认为“脑下垂体功能低下”

但当他们进入安全、稳定

医疗环境休养后

身高明显增加

平均每月成长1.65厘米

是正常儿童的3倍

你听说过“国际不打小孩日”吗?

 每年的4月30日

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也被称为“无巴掌日”

旨在倡导以非暴力方式教育儿童

反对体罚

家长朋友们

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

你是否有过血压飙升

忍不住想要对孩子动手的经历?

请你冷静,冷静,再冷静!

“打骂”孩子 后果很严重

研究表明,体罚不仅无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反而可能造成以下危害:

身体损伤——

打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并发症;

打太阳穴:可能会对视神经发育不利;

拧耳朵: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

打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损伤。

心理创伤——

孩子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全,严重时会出现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行为问题——

体罚可能导致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的增加。

学习障碍——

恐惧和压力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亲子关系破裂——

暴力行为会破坏信任和亲密感。

家暴≠“家务事”

近期,国家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明确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后果与家长责任。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其中以下行为均属家庭暴力,需承担法律责任:

◆身体暴力:殴打、捆绑、体罚孩子,限制孩子人身自由。

◆语言暴力:长期辱骂、贬低、恐吓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忽视虐待:拒绝提供必要生活照顾,或强迫孩子过度劳动。

◆其他行为:对配偶、老人等家庭成员实施暴力,让孩子目睹家暴现场(视为间接伤害)。

9条黄金教育法则学起来

左右滑动查看 图/人民日报

没有什么“打是亲、骂是爱”

教育不是征服,而是引导

每天都该是"不打小孩日"

来源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公众号

图片丨AI生成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出生16天妈妈离世,去年爸爸意外身亡,男童怀抱“小黑盒”哭着要爸妈
下一篇:产后返岗护士无法重新适应工作怎么办?这些方法帮大忙!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